对于中国引用量最高的100篇文章,一直不是很清楚。iNature花了数月时间,仔细的整理了中国学者发表的引用量最高的100篇文章。我们发现:
【1】对于这100篇文章而言,平均引用量是2142次,其中最高引用量是郝捷发表的CA文章,引用量达到了6091次,最少的为1496次;
【2】100篇文章主要汇集在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
【3】100篇文章的类型,主要是Article与Review,占了99%;
【4】100篇文章的发表杂志类型,发现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Nature等发表的文章较多。不得不说,这100篇文章里面,有2篇是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非常的难能可贵;
【5】对这100篇文章的通讯单位分析,可知中国科学院位居榜首,达到了36篇,其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大基因/BGI,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等。
1.怎么找到中国学者引用量最高的100篇文章
首先,打开Web of Science网站,在关键词里面输入China,时间跨度选择为1900-2019年,得到如下页面:

然后点击检索,总共检索到7980595篇文章(时间截止2019年4月2日)

紧接着,把所有的文章按照被引频次排名,最后通过人工核对,对到了引用最高的100篇文章。
2.系统分析100篇
对于这100篇文章而言,平均引用量是2142次,其中最高引用量是郝捷发表的CA文章,引用量达到了6091次;最少 的为1496次,是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 FLOW杂志上的“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nanofluids”文章。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100篇文章的学科分布,非常的明显,这100篇文章主要汇集在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

领域分析
紧接着,我们看一下这100篇文章的类型,主要是Article与Review,占了99%。

文章类型
再看一下,这100篇文章的出版时间,我们可以知道,在2004年,2005年,2008-2012年这些时期,发表的文章较多,达到了62篇,占了大多数。

时间分析
我们紧接着,分析一下杂志情况,发现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Nature等发表的文章较多。不得不说,这100篇文章里面,有2篇是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非常的难能可贵。

杂志分析
最后,我们对这100篇文章的通讯单位分析,可知中国科学院位居榜首,达到了36篇,其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大基因/BGI,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3.典型文章解析
第一篇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癌症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中国人口众多(13.7亿),以前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数据仅限于使用1990年代数据或特定年份数据的小样本人群。通过中国国家中央癌症登记处现有的更多人口登记数据库提供的高质量数据,国家癌症控制中心何江等团队分析了来自72个当地以人口为基础的癌症登记处(2009-2011)的数据,占人口总数的6.5%,用来估计2015年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人数.22个登记处的数据用于趋势分析(2000-2011年)。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将有429.2万新增癌症病例和2814000例癌症死亡,其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也被普遍诊断并被确定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的年龄标化(Segi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高于城市居民(分别为213.6 / 10万和191.5 / 10万,发病率分别为149.0 / 10万和109.5 / 10万)。对于所有合并的癌症,男性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发病率稳定(每年增加0.2%; P = 0.1),而女性则显著增加(每年增加2.2%; P<0 .05)。相比之下,2006年以来的死亡率在男性(每年-1.4%,p <0.05)和女性(每年-1.1%,p <0.05)均显著下降。许多估计的癌症病例和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危险因素的流行来预防,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效率,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农村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参考信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3322/caac.21338#citedby-section
第二篇

miRNA在各种组织中的失调表达与多种疾病(包括癌症)有关。在这里,张辰宇等研究组证明miRNA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动物(如小鼠,大鼠,牛胎儿,小牛和马)的血清和血浆中。血清中miRNA的水平是稳定的,可重复的,并且在同一物种的个体中是一致的。

使用Solexa,张辰宇等研究组对健康中国受试者的所有血清miRNA进行测序,发现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中分别有超过100和91个血清miRNA。张辰宇等研究组还鉴定了肺癌,结肠直肠癌和糖尿病的血清miRNA的特定表达模式,提供了血清miRNA含有各种疾病指纹的证据。通过Solexa获得的两个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血清miRNA在75名健康供体和152名癌症患者的独立试验中进一步验证。通过这些分析,张辰宇等研究组得出结论:血清miRNA可以作为检测各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08282.pdf
第三篇

由于中国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人们担心糖尿病可能会流行起来。中日友好医院何江团队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以评估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总糖尿病(包括先前诊断的糖尿病和既往未确诊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9.7%(男性为10.6%,女性为8.8%;男性为5020万,女性为4220万)和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 ;男性为7610万,女性为7210万)。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20〜39岁,40〜59岁和> 60岁者分别为3.2%,11.5%和20.4%),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11.4%比8.2%)。单纯性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高于单纯性空腹血糖异常(男性为11.0%比3.2%,女性为10.9%比2.2%)。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针对糖尿病的防治策略。
原文链接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0908292
第四篇

要了解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影响,评估其遗传潜力至关重要。在这里,华大基因王俊等人描述了基于Illumina的宏基因组测序,330万个非冗余微生物基因的组装和表征,其中是来自124个欧洲个体的粪便样品,总共得到576.7kMb的序列。

该基因集合与人类基因相互补,其中含有绝大多数的流行(更频繁)的人群微生物基因,并可能包括大部分流行的人类肠道微生物基因。这些基因大部分是在队列中分享的。超过99%的基因是细菌,表明整个人群中存在1,000到1,150种流行细菌物种,每个个体至少有160种这样的物种,这也是基本共享的。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8821
4.文章列表








